辋川六言(其五) 辋川六言
大家好,我是小典,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辋川六言(其五),辋川六言,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注释: 辋川:地名。
②一瓢颜回陋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美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颜回(前521年―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也称颜渊,孔子最得意弟子。
简居陋巷,为学习和弘扬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殚精竭思,倾注全部心血,过着“箪食瓢饮”的困苦生活,四十岁时便英年早逝。
五柳先生:指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
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
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其诗作以田园生活为主要题材。
翻译: 远处的山边横卧着一个寂静的小村庄,绿树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翘起,其间正升起一缕袅袅的炊烟。
生活在颜回那样简陋、艰苦的环境中,与陶潜那样与世无争的高士为邻。
赏析: 它描绘的是远景。
“山下”,不是指近处山下,而是指远处山下,因为山下有“远村”作伴。
可见,“远村”暗示出远山。
且此山与“天边”作邻,就更可见其远了。
从渲染的氛围来看,毫无城市喧嚣繁华的景象,只有稀稀落落的村庄。
诗人虽没有正面表现人物的活动,但从“孤烟”一词的点化中,却衬托出人。
由此可见人烟非常稀少。
尤其是“独树”与“孤烟”相对,“高原”与“远村”相连,就更感苍凉孤寂了。
在这里,诗人所绘的乃是北方的远山,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在画面上,色彩淡薄。
至多,可以领悟到那远处的孤烟尚带一缕淡灰,那天边高原似有一层淡黄。
在此清静的天地中,有颜回、陶潜那样的雅兴,多么恬适安闲、自由自在。
倘若没有淡到极至的修养,则不能臻此妙境。
如果说前两句是重在描绘冲淡的景物的话,那么后两句是重在抒发冲淡的情感。
而冲淡的景情,又是彼此交融、相互渗透的。
冲淡含有闲、静、淡、远等特点。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就是如此。
“山下孤烟远村”就出现了远字,全诗闲、静、淡、远,为冲淡之绝唱。
其他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分别展现了闲、落、静、空、寂、无、落等冲淡的景象。
这些,都显示出王维诗的冲淡的意境。
“山下孤烟远村”,洗去人间的纷争,没有外界的干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
诗人尽情地消受着、欣赏着、陶醉着,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诗人笔下的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无不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回旋着诗人的声音,震荡着诗人的灵魂。
因此,大自然被人格化了。
王维笔下的大自然,反映了王维冲淡的心情。
诗人将自己消融在大自然中。
这种消融,意味着冲淡。
诗人不是超然物外,而是融于物中。
诗人所追求的,正是这种忘我、无我、有我的空灵境界。
这种赋予大自然以诗人的人格的现象,这种变粗朴的自然为人化的自然的做法,就是王维热爱人生的表现。
可见,王维的冲淡,不是象某些人所说的没有人间烟火味。
只是这种人间烟火味,而是时断时续,若有若无,只可意会,难以言传。
在色彩上,它不用浓墨,不务华艳,而追求萧疏清淡。
在运笔上,既非精雕细刻,又非粗线勾勒,而是点点染染,意到笔随。
在情趣上,不作惊人语,不崇尚夸饰,不豪情满怀,也不执着于现实,不留意生活的纷争,不关心人事的纠葛,不激动,不悲痛,而是洁身自好,孤身静处,独善其身,寄情山水,吟咏风月,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和平与淡泊。
“山下孤烟远村”这首诗,就是诗人冲淡心情的写照。
阅读训练: 1.任选一、二两句诗中的一句,发挥想象描绘你读到的画面。
(2分) 参考答案: 1.示例:第一句描绘了远处的山边横卧着一个寂静的小村庄,绿树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翘起,其间正升起一缕袅袅的炊烟。
第二句描绘了远处的高山云雾缭绕,与天相接的地方正静静地挺立着一株枝繁叶茂的青松。
(2分,任选一句作答,意思对即可) 2.诗人向往恬静安闲的田园生活.也向往如颜回和陶渊明那样安于清贫的宁静生话。
(2分,能答出其中一是即可得满分) [《辋川六言其五》古诗鉴赏]相关文章:。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