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长两短是哪三长哪两短? 三长两短
大家好,我是小典,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三长两短是哪三长哪两短?,三长两短,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中国的成语有不少源于史实或寓言故事,也有源于生活习俗的。
2、这些成语大多容易找到出处,极少因年代久远而不易搞清的。
3、 有学者以为三长两短指的是未盖上盖儿的棺材,因为棺材正好由三块长木板、两块短木板构成一个匣子。
4、棺材是用来装死尸的,“三长两短”在口语中常指意外的灾祸、有生命危险的事故,或许与此有关。
5、这位学者担心随着火葬制度的推行,后世见不到棺材也就搞不清“三长两短”的来源了。
6、“三长两短”指棺材的说法不无道理,但仔细推敲一下,人死后棺材岂能不盖上盖儿?且不说盖棺论定,不盖之棺焉能下葬?可是盖上盖儿那就不是“三长两短”而是四长两短了,或许另有他解。
7、 对照《辞源》、《汉语大词典》、《成语辞典》等书,“三长两短均”只有释义与例句,没有出处。
8、较早的例子有明朝的,如范文若《鸳鸯棒传奇·恚剔》:“我还怕薄情郎折倒我的女儿,须一路寻上去,万一有三长两短,定要讨个明白。
9、”以后冯梦龙《醒世恒言·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中也有:“倘有三长两短,你取出道袍穿了,竟自走回,那个扯得你住!”。
10、 《礼记·檀弓上》有如下记载:“棺束,缩二,衡三;衽,每束一”。
11、“棺束者,古棺木无钉,故用皮束合之。
12、缩二者,缩纵也。
13、纵束者二行也。
14、衡三者,横束者三行也。
15、衽,每束一者。
16、衽,小要也,其形两头广,中央小也。
17、既不用钉棺,但先凿棺边及两头合际处作坎形,则以小要连之令固,并相对每束之处以一行之衽连之,若竖束之处则竖著其衽以连棺盖及底之木,使与棺头尾之材相固。
18、汉时呼衽为小要也。
19、” 用现代话作一简要复述:古时棺木不用钉子,用皮条把棺材底与盖捆合在一起。
20、横的方向捆三道,纵的方向捆两道。
21、横的方向木板长,纵的方向木板短,“三长两短”即源于此。
22、衽原本指衣服的缝合处,此指连接棺盖与棺底的木楔,两头宽中间窄,插入棺口两旁的坎中,使盖与棺身密合。
23、衽与皮条联用,就是为了紧固棺盖。
24、发展到后来用钉子钉棺盖,既方便又快捷,衽也就逐渐被淘汰。
25、三长两短的捆棺材皮条也随之消失,但这个词语却一直流传下来,在现代汉语中也经常使用。
26、 另一种说法为:铸剑大师欧冶子(约公元前514年前后,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越国人)铸过“三长两短”五把名剑:纯钧、磐郢(又名胜邪)、湛卢、巨阙和鱼肠。
27、其中纯钧、磐郢(胜邪)和湛卢为长剑,巨阙和鱼肠为短剑。
28、三长两短五把剑全都锋利无比。
29、历史上有专诸刺王僚的故事,说的是剑客专诸,受吴公子光收买,要刺杀吴王僚。
30、僚王爱吃烤鱼,专诸就假扮厨师,手托鱼盘,鱼肚子里就暗藏利刃,趁机刺杀了僚王。
31、那把锋利的短剑就被后人称作鱼藏剑,三长两短则成了意外灾祸的代名词。
32、 “三长两短”有时也被缩略成“长短”,意思不变。
33、《红楼梦》第十一回:“可是呢!好个孩子。
34、要有个长短,岂不叫人疼死!”。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