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互动

当前位置/ 首页/ 信息互动/ 正文

什么是阴虚什么是阳虚什么是阴阳两虚(什么是阴虚 什么是阳虚)

导读 大家好,我是小五,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什么是阴虚什么是阳虚什么是阴阳两虚,什么是阴虚 什么是阳虚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

大家好,我是小五,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什么是阴虚什么是阳虚什么是阴阳两虚,什么是阴虚 什么是阳虚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阴虚与阳虚怎么区别    <P align=center>  提要:阴虚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

2、因精血和津液都属阴,故称阴虚,多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

3、阳虚指阳气不足,机能衰退的证候。

4、阳气不足的同时精血或津液亏损,临床就会出现阴虚和阳虚可以同时存在,就叫“阴阳俱虚”,也是指脏腑阴阳俱虚,或气血两虚,或肾阴阳俱虚的病证。

5、可因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或阴阳俱损而致。

6、在辨证方面,既有阳虚的见证,又有阴虚的见证,多见于素体虚弱及久病的患者。

7、治疗原则应阴阳双补,并根据阴阳虚损的情况,有所偏重,分主次施治。

8、</P><FONT size=4><FONT color=#0000ff>  一、阳虚:</FONT></FONT><BR>  中医名词解释:<BR>  指阳气虚衰的病理现象。

9、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

10、常见的有卫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

11、阳虚主症为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12、<BR>  2、阳虚病证:<BR>  指阳气不足,机能衰退的证候。

13、《素问·调经论》:“阳虚则外寒。

14、”多因素体阳气虚弱;或外感阴寒之邪,阳气受损;或年老阳衰;或房室过度,损伤肾阳。

15、常见症为形寒肢冷,腰膝冷痛,尿清便溏或下利清谷,倦怠乏力,面色(白光)白,或小便不利,阳痿早泄,脉弱无力等。

16、治宜温补阳气。

17、<BR>  3、阳虚病理:阳虚证是指体内阳气亏损,机体失却温煦,推动、蒸腾、气化等作用减退所表现的虚寒证候。

18、阳虚证的临床表现经常畏冷,四肢不温,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可有自汗,小便清长或尿少浮肿,大便溏薄,面色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或为细数)无力并可兼有神疲、乏力、气短等气虚的证候。

19、阳虚多由病程日久,或久居寒凉之处,阳热之气逐渐耗伤,或因气虚而进一步发展,或因年高而命门之火不足,或因过服苦寒清凉之品等,以致脏腑机能减退,机体失却阳气的温煦,不能抵御阴寒之气,而寒从内生,于是形成畏冷肢凉等症。

20、<BR><FONT size=4><FONT color=#0000ff>  二、阴虚: </FONT></FONT><BR>  中医名词解释:<BR>  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

21、因精血和津液都属阴,故称阴虚,多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

22、由于阴虚不能制火.火炽则灼伤阴液而更虚,两者常互相影响。

23、阴虚主症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等。

24、<BR>  2、阴虚病证:是指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亏少,滋润、濡养等作用减退所表现的虚热证候。

25、属虚证、热证的性质。

26、临床表现以形体消瘦,口燥咽干,潮热颧红,五心灼热,盗汗,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少苔,脉细数特征。

27、<BR>  3、阴虚病理:<BR>  阴虚多由热病之后,或杂病日久,伤耗阴液,或因五志过极、房事不节、过服温燥(补阳)之品等,使阴液暗耗而成。

28、阴液亏少,阳热之气相对偏旺而生内热,故表现为一派虚热、干燥不润、虚火躁扰不宁的证候。

29、<BR><FONT size=4><FONT color=#0000ff>  三、阴阳俱虚:</FONT></FONT><BR>  阴虚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

30、因精血和津液都属阴,故称阴虚,多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

31、阳虚指阳气不足,机能衰退的证候。

32、阳气不足的同时精血或津液亏损,临床就会出现阴虚和阳虚可以同时存在,就叫“阴阳俱虚”,也是指脏腑阴阳俱虚,或气血两虚,或肾阴阳俱虚的病证。

33、可因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或阴阳俱损而致。

34、在辨证方面,既有阳虚的见证,又有阴虚的见证,多见于素体虚弱及久病的患者。

35、治疗原则应阴阳双补,并根据阴阳虚损的情况,有所偏重,分主次施治。

36、<BR><FONT size=4><FONT color=#0000ff>  四、临床实例:</FONT></FONT><BR>  症状:少气无力,消瘦面黄,声喑音哑,潮热盗汗,骨蒸痨热,泄溏便急,痰白沫状或血痰,心悸气短,寡言少欲,纳呆,自汗,滑精,闭经,苔黄燥,脉微细或虚大无力。

37、<BR>  2、证候分析:<BR>  脏腑之间有互相资生、制约的关系,因此在病理情况下,肺脏局部病变也必然会影响其他脏器和整体,故有“其邪展转,乘于五脏”之说,肺痨与脾肾两脏关系最为密切,脾为肺母,肺虚则耗夺脾气以自养,则脾亦虚,脾虚不能化水谷为精微上输以养肺,则肺虚更重,互为因果,终致肺脾同病,见神疲乏力、纳呆、便溏、畏寒、倦怠等症。

38、肾为肺之子,肺虚肾失滋生之源,或肾虚相火灼金,子盗母气,致使肺气更为耗竭,而不能滋养于肾,终致肺肾两虚,肾阴亏虚,相火偏亢,扰动精室,则见梦遗,女子则月经不调等肾虚症状。

39、<BR>  若肺虚不能制肝,肾虚不能养肝,肝火偏旺,上逆侮肺,可见性急善怒,胁肋掣疼等症。

40、如肺虚心火乘克,肾虚水不济火,还可伴见虚烦不寐、盗汗、骨蒸痨热等症。

41、久延而病重者,可演变发展至肺脾肾三脏同病。

42、或因肺病及肾,肾虚不能纳气,或因脾虚及肾,脾不能化精以资肾,由后天而及先天,甚则肺虚不能佐心治节血脉运行,而致气虚血瘀,出现气短、喘急、心悸、唇绀、肢冷、浮肿等症,即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

43、<BR>  3、治疗原则:<BR>  此证见于肺脾肾三脏俱虚的患者,为气阴耗损发展而成,见于重症肺结核晚期。

44、<BR>  综上所述,肺痨以阴虚为先,继可导致气阴两虚,阴阳俱虚。

45、以脏腑辨证而言,病之初起,为肺阴亏损,继之肺脾同病,气阴两伤,后期肺脾肾三脏交亏,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俱虚,并见心肝脏腑功能损害的严重证候。

46、治法:滋阴补阳,固本杀虫。

47、<BR>  方药:补天大造丸加减。

48、<BR>  太子参15克,白术15克,山药30克,茯苓20克,黄芪30克,紫河车15克,当归15克,鹿角10克,龟板12克,白芍12克,白芨30克,功劳叶12克。

49、<BR>  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