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再次下调 居民如何打理“钱袋子”?低风险理财成新宠
存款利率再次下调居民如何打理“钱袋子”?
银行业再次集体降息。
7月29日,兴业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等10家股份制银行宣布降息,将活期存款利率统一下调5个基点(1基点=0.01%)至0.15%,整存整取定期存款利率则下调10-20个基点不等。此前的7月25日,中行、农行、工行、建行、交行五大国有大行和邮储银行率先下调存款挂牌利率,降幅在5-20个基点之间。12家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在国有大行下调后的第二天就已跟进调整。
这是自2023年12月银行业集体降息以来,今年首次集体调整存款利率。
近三年5次集体下调存款利率
“存款利率明天就要下调了,2年期2.15%,1年期1.95%,今天是锁定利率的最后时刻!”7月25日,武汉市武昌区一位招商银行工作人员在朋友圈推荐招行定期存款产品。
2022年初,人民银行指导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督促银行参考市场利率变化,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2022年9月,国有大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率先下调了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和重点产品发行利率。
以工行为例,2022年9月15日工行开始执行新的存款利率,此后在2023年6月、9月和12月三次下调存款利率。本轮下调之后,工行的挂牌存款利率从2022年9月前的活期0.3%、一年1.75%、两年2.25%、三年2.75%、五年2.75%,调整为活期0.15%、一年1.35%、两年1.45%、三年1.75%、五年1.8%,分别累计下调了0.15%、0.4%、0.8%、1%、0.95%。
整体来看,银行业存款利率正步入“1%”时代。
银行为何多次集体降息?行业内普遍认为,近年来,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较大,贷款利率降幅明显。存款利率下调,有利于减缓银行贷款利率下调后的净息差压力,同时促进投资和居民消费。
此前,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钱雪松分析,从我国金融改革的角度来看,银行降低存款利率稳息差,长远来看是为了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为进一步增强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打开了空间。
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受青睐
“现在客户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存款利率还会不会再降?”一位中行业务经理告诉记者。
存款利率密集下调,正引起居民存款搬家热,不少居民开始接触收益更高的银行理财产品。据《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以下称《报告》),2023年我国理财市场规模逐月上涨,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1.14亿个,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2.94%。截至2023年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26.80万亿元。根据普益标准数据,到今年7月中旬,银行理财规模已上涨至接近30万亿元。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分析,今年上半年理财市场规模增速远超往年同期,受“手工补息”叫停直接导致的存款向理财搬家的规模,估算在0.9万亿元左右。
产品方面,低风险、收益稳定的固定收益类最受市场青睐。《报告》显示,银行机构的固定收益类产品达到91.22%。上述中行业务经理告诉记者,不少储户最看重资金的稳健安全,属于非利率敏感性群体,利率下调对他们影响并不大。根据她的经验,主要是年轻客户对利率较敏感。但整体来看,无论是银行存款还是银行理财,都说明客户整体还是以追求稳健为主。
与此同时,随着银行端加大理财产品创新力度和供给能力,居民的理财方式也在走向多元。一位理财经理表示,近年来居民的理财意识、风险接受能力都有所提升,不少客户手上都持有多种理财产品。钱雪松认为,随着银行、证券等更丰富的理财产品和投资渠道的涌现,居民的投资组合调整优化是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