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临近法国人都期待些什么 巴黎节奏中的奥运氛围!
距离奥运会开幕仅有一周,身处巴黎的友人通过微信询问我是否一切就绪。从戴高乐机场到达媒体驻地的路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巴黎独有的节奏——遇到困难时,总有人愿意伸出援手;而当你显得急躁,他们则以耸肩回应,尽显随性。
通往酒店的25公里路上,没有想象中的彩旗飘扬,只有经过法兰西体育场时,那些庞大的宣传画才会让人意识到,这片荣耀之地将承办橄榄球、田径赛事以及奥运会的闭幕式。进入市区的过程伴随着偶发的交通拥堵,尽管奥运专用车道已设立,但它们主要服务于奥运村的进出,媒体车辆大多时候仍需与普通车辆共行。违规使用奥运车道将面临135欧元的罚款,这一规定甚至覆盖了自行车和电动滑板车,显示出规则面前的平等。
临时改建的新闻中心位于商业中心二楼,满足了基本的工作需求,但额外服务均需付费,连一瓶水也不例外。各国记者在此忙碌,志愿者们态度友好,即便面对无法解答的问题,也会以微笑寻求理解。
巴黎街头,除了奥运相关的区域,其他地方依旧保持着日常的节奏。咖啡馆外,人们悠然自得,偶尔对挂着证件的我们投以友善的问候。尽管部分区域因开幕式筹备已被封闭,但试图提前感受氛围的市民并不算多。尽管仍有大量门票待售,包括价值不菲的开幕式入场券,但巴黎奥组委主席埃斯坦盖对整体售票情况表示满意。
至于巴黎的公共设施,记者亲身体验到,即便是不消费,也能在许多四星级以上的酒店找到便利,这在奥运期间更为重要。而最温暖的经历,莫过于在巴黎遇到的海外华人。他们流利地使用法语和中文,成为了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不乏奥运会的志愿者。许多华人在保留中华文化传统的同时,也积极融入法国社会,对家乡来访的媒体表示了热烈欢迎,展现出他们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至于巴黎给我的综合印象,那是一天到晚不绝于耳的警笛声与随处可见的悠闲人群形成的鲜明对比。巴黎再次拥抱奥运会,利用这次机会改善基础设施,展现其丰富的人文景观,但这座城市独有的从容与自在,作为多次奥运东道主的独特气质,未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