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任泽平:降息潮来了,如何理解近期央行密集动作 新一轮稳增长周期将启
经济学家任泽平:降息潮来了,如何理解近期央行密集动作
7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实施了2351亿元的逆回购操作,利率定为1.70%,并进行了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利率为2.30%,意在维持银行体系月末流动性充足。同日,中国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及邮政储蓄银行六大商业银行同步调低了存款利率,不同期限的整存整取利率下调10至20个基点。
当前政策导向出现了调整,由原先的稳定汇率和利率转变为更加重视经济增长和就业保障。这一转变体现在近期频繁的降息行动上,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和常备借贷便利利率的下调,以及月内两次进行的MLF操作,尤为罕见。国有六大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的动作也进一步明确了政府稳增长的决心,旨在提升市场信心。
此番降息举措的背景复杂。一方面,内部经济需要在当前环境下迅速激活内需,以应对下半年可能的外需疲软和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另一方面,全球多个国家已提前进入降息周期,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人民币汇率的强势为我国货币政策提供了更多自主空间。
降息的正面效应不容忽视:它能够减轻债务负担,激励企业与个人的融资意愿;有助于提升物价,解决实际利率偏高的问题;同时,通过改善居民的资产负债状况,增强对资产市场的信心,进而促进消费、投资与生产的回暖。
为了确保经济增长,降息只是众多刺激措施之一。预计即将召开的政治局会议将继续释放宽松信号。综合措施包括进一步降准降息、降低实际利率、减轻存量房贷负担、放宽房地产限制、加大住房金融支持力度、财政政策扩张及加速经济主体资产负债表的修复。同时,减轻税负、提高民众信心亦是关键,因为信心对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至于MLF降息,此举被视为对先前降息操作的补充,旨在加强稳增长的信号。尽管货币政策框架正在转型,MLF的影响力依然显著,本月新增的2000亿流动性投放即是例证。降息的时机和幅度均超预期,传递出强烈的宽松信号,并示范了新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即通过短期政策利率直接影响LPR和存款利率。
此外,银行存款利率的集体下调旨在缓解银行面临的净息差压力。商业银行净息差降至历史低位,加之盈利增长放缓,降息成为缓解成本压力的必要之举。预计未来中小银行也将跟进调整,这不仅有助于银行稳定利润,还能鼓励资金从储蓄流向投资和消费,进一步支持经济增长。
综上,当前政策趋势预示着一个新的稳增长周期正在启动,伴随着更多的降息措施和一系列综合性经济刺激政策,旨在利用当前窗口期,为国内经济注入活力,应对未来的外部挑战。经济学家任泽平:降息潮来了,如何理解近期央行密集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