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造车很苦 不能乱来
媒体:造车很苦 不能乱来
近期,汽车制造商二季度财务报告纷纷发布,引发了公众对销量及盈亏状况的广泛关注。其中,初次公布财报的小米汽车尤其引人注目,其“每售出一辆车亏损超6万”的情况及雷军的回应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热点话题。雷军在深夜互动中诚恳表示,尽管造车之路艰难,但成功的果实必将甜美,同时请求大家理解小米汽车正处于投资初期的现状。媒体:造车很苦 不能乱来!
事实上,小米汽车虽新入局,但造车初期遭遇亏损并非罕见现象。包括蔚来、小鹏、理想的创始人李斌、李想、何小鹏在内的行业先驱,在分享其企业接近十年的发展历程时,无不透露出对实现盈利的艰辛感慨。以最新财报为例,蔚来的单车亏损高达16万(一季度),小鹏则为4万(二季度),而理想作为例外,已连续季度盈利,但今年一季度每辆车的利润相比去年有所下滑,约为1.6万。此外,极氪宣布在特定会计准则下实现了二季度扭亏,其全年目标直指盈亏平衡。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销量与提升毛利率成为了所有车企追求的目标。消费者的玩笑话——让车企直接给予补贴以减少亏损,反映出了市场内卷、价格战背景下的消费者心态,他们既期待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健康发展,又担忧新兴汽车品牌的长远命运。
据统计,国内曾经涌现了约50家新势力汽车品牌,但半数以上已消失,有的停留在概念阶段,有的虽已交付产品却难以持续发展。即便是那些看似取得进展的品牌,年度销量最佳也仅在40万辆上下,与特斯拉、比亚迪相距甚远,更不用说挑战丰田、大众、现代等传统汽车巨头。
未来决定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可能比单纯的盈亏更加复杂多变,这要求企业管理层具备坚定的战略眼光和创新的产品实力。新势力间的竞争涵盖了产品、技术及营销等多个层面,其中,产品和技术的竞争各有千秋,而营销策略则显得更为喧嚣混乱,不乏企业高层之间的直接交锋,这些争议虽然带来了流量,却未必能让消费者直接受益。
在这一系列混战中,频繁出现的车企互怼、网络暴力乃至个别极端事件,如某医疗公司对李想的不当言论,都让业界蒙上了一层阴影,显示出汽车行业舆论环境的复杂与挑战。在造车这条艰难之路上,保持理性与专注,避免不必要的纷争,对于所有参与者而言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