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亲密关系里勇敢谈钱 离婚财产怎么分才算公平
当一对夫妻决定离婚,如何分割财产是他们面临的重要关卡。根据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最新公布的涉妇女权益保护案件典型案例显示,近五年,离婚纠纷及离婚后财产纠纷案件在其中占比九成,女性作为原告提起的案件超七成。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沈奕斐从2012年开始研究离婚时财产分配的逻辑,做过大量访谈。研究了上千份司法卷宗后,她发现,离婚财产分配有关的争议中,「分钱」只是最表面的拉锯。访谈的过程中,很多人都会和她提到:「我不是贪婪,想要更多,我也不是说这些钱都应该是我的,我就是觉得不公平。」
但是公平应该如何被衡量?
之后的几年,沈奕斐经历过很多次卡住和放弃。这让她意识到,所谓的「公平」,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而是混杂了个人的情感、经验。「就像三观」,每个人的理解不同,也会随着各自立场的变化而摇摆。
她还发现,离婚时财产分配的公平背后,浓缩了人们看待婚姻、家庭、法律等方方面面的价值分歧,比如家务劳动的价值怎么计算?出轨一方应不应该净身出户?父母对小夫妻购房的支持是共同财产还是一方财产?尤其涉及金钱的具体数额时,公平更难被量化。
在这项研究的后期,沈奕斐的丈夫、上海政法学院法学副教授商建刚也加入进来,补充了法学的视角。在他看来,老百姓对于公平的理解既受制于法律的规定性框架,又会反向影响法律本身的流变。
十年间,夫妻共同财产从以往的一件家具、一辆车、一处房产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几年,彩礼纠纷和虚拟财产的分配问题引发不少争议。沈奕斐告诉《人物》,目前为止,很多这类新出现的议题仍处于争议的阶段,落到实际生活中,大多还是依靠协商和调解。
7月下旬,我们和主持这项研究的沈奕斐聊了聊。长期以来,沈奕斐研究社会性别,关注年轻人的婚恋议题。我们从这项研究出发,聊到人们复杂而多元的公平观,也聊到婚恋与金钱的复杂关系。在她看来,金钱关系就像是一面镜子,我们谈论「钱」,但也不仅仅是「钱」,更是关于婚姻关系的复杂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