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两周暴涨1500点,离岸在岸倒挂,有出口商紧急结汇 国际地位攀升提速
一夜之间,人民币汇率强势上扬,涨幅超过1000点。早盘亚洲交易时间里,人民币升值幅度有限,直至北京时间20:30,对美元汇率维持在7.20左右。而此后,人民币迎来大幅升值,最高触及7.1442。
此轮人民币升值与美元指数下滑密切相关。然而,从深层次分析,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持续增强是核心驱动力。据SWIFT数据,6月份人民币占比升至4.61%,连续第八个月稳居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宝座,已实现对日元的稳固超越。
与2022年11月相比较,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使用比例接近翻番。在美国多次加息及俄罗斯遭遇美元和欧元使用限制的背景下,人民币的国际支付份额显著增长。
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的背后,是中国庞大的贸易与投资规模为境外人民币流通提供了坚实基础。尽管面临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及近期欧洲的贸易纷争,中国通过与东盟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紧密经贸合作,贸易总额屡创新高,上半年贸易顺差更是达到4350亿美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2022年5月将人民币在特别提款权(SDR)中的权重调升至12.28%,彰显了国际社会对人民币的广泛认可。多国央行计划增加人民币资产配置,瑞银报告显示,七成受访央行表达了对人民币的偏好,预计长期人民币在各国外汇储备中的目标配置比例将达到5%。
此外,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吸引力减弱,一是因预期美元将步入降息周期并随之贬值,二是美债违约风险上升促使各国减持美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的报告显示,2023年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平均值达到6.27,增长率高达22.9%。
当前,人民币支付占比已超越日元,位列全球第四;在贸易融资领域,紧随美元和欧元,居世界第三;若从外汇交易角度观察,则为第五大货币。尤其在俄罗斯外汇市场,人民币占比极高,接近百分之百。
海外投资者正积极配置人民币资产。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显示,自去年9月至今年6月,海外机构持有的人民币债券规模新增超1万亿元,达到4.31万亿元的历史高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深入,不仅拓宽了海外投资者的投资渠道,也增强了人民币在国际支付、计价及储备货币领域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