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重整真的是企业“救命稻草”吗 上市公司生存考卷
破产重整真的是企业“救命稻草”吗
多家上市公司如*ST通脉、ST高鸿、金刚光伏等近期被申请预重整或重整,显示出在A股市场常态化的退市机制下,不少深陷困境的企业正试图通过破产重整寻求生存转机。据统计,截至7月19日,年内至少有23家A股公司踏上了重整之路,其中不乏在预重整公告后股价显著波动的案例,如*ST景峰、*ST东园等出现连涨情况,但也并非所有公司都能借此提振股价。
破产重整作为特殊资产处理中的复杂程序,不仅需经过法院和证监会的严格审批,还高度依赖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有分析指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因壳资源相对充裕,对上市公司重整的积极性不如中西部地区。而监管机构则密切关注着上市公司申请重整的真实目的,以防恶意利用重整信息炒高股价。
在这些申请重整的公司中,不乏股价逼近1元面值退市红线的案例,如东方集团、ST迪马等,它们在关键时刻宣布重整消息,试图以此刺激股价回升。但实际效果各异,ST迪马就因频繁发布重整消息而未见实质进展,遭到监管质询,最终确认退市。
重整进程方面,不同公司间存在巨大差异。ST步高迅速获得了重整投资款,金刚光伏的预重整申请迅速获批,而*ST同洲、ST中装等公司的预重整申请则迟迟未获法院受理。更有公司如ST新纶、ST迪马等,在申请重整后不久即因股价连续低于面值而面临退市。
破产重整的成功与否,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公司的资产负债状况、地方政府态度、能否吸引到有实力的重整投资人、债务处理的成效,以及公司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等。尤其在债务问题和资金占用上,若存在较大资金窟窿或违规占用,将极大增加重整难度,可能导致进程受阻甚至失败。
总体来看,破产重整虽被视为某些上市公司的“救命稻草”,但其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对多方面因素的依赖,使得每家公司的重整之路都是独一无二且充满挑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