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空调之争,平台岂能躲起来“凉快”
炎炎夏日,多地遭遇持续高温,狭小的网约车内异常闷热,网约车司机与乘客之间的 " 空调费 " 之争屡见不鲜。专家认为,是平台抽成高导致司机不能保证基本服务,平台可约定公开的指导价格,由平台、司机、乘客三方共同分担费用。(7 月 5 日《工人日报》)
高温天气下,乘客要求开空调,既合情又合理,是出于对自身健康和舒适度的考虑;而网约车司机不愿意开空调,也有其难言之隐,是出于运营成本的考量。
通常情况下,乘客会默认,开空调是网约车提供的基本服务,而司机额外收取费用,或者不开空调,无疑会影响乘客体验。这就如,去茶馆喝茶,需要支付茶位费一样,引起争议、纠纷,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空调费用总要有人来承担。若是乘客提出异议,不愿意支付空调费用,那么,就只能从司机收入里分出来一部分。有司机表示,开空调每月至少增加 600 元成本。因此,即便在炎炎夏日,也有一部分司机忍受高温天气,选择不开空调,以此保障收入。
如此看来,乘客和司机都处于弱势地位,只有平台占据强势地位。这就造成,平台对待司机的态度是,倘若不能接受抽成高、利润低,那还有别的司机愿意做网约车生意;平台对待乘客的态度是,在打车页面明码标价车费,至于开不开空调,是司机的个人选择,若是因此与司机发生争执,需要司乘之间协商。
可是,网约车平台,作为连接司机与乘客的桥梁,本应承担起调解与平衡的角色,其制定的规则和服务标准更是直接影响双方利益。
现如今,一些网约车平台却以特惠快车、一口价等活动吸引乘客,使得司机收益缩水,以至于不能保证基本服务。重庆一位网约车司机表示,经常被平台派单特惠快车," 一单 5 公里的单子就标价 11 元,如果还要开空调,那几乎等于白跑一趟了。"
归根结底," 空调之争 " 下,司机与乘客都是受害者。因此,专家建议空调费由平台、司机、乘客三方共同分担,合理且可行。这既有利于缓解司机的经济压力、提升乘客的乘车体验,也有助于促进网约车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公众出行是民生大事,网约车 " 空调之争 ",不能任由司机和乘客争得 " 热火朝天 "。交通运输部门应加强对网约车行业的规范和管理,确保服务质量和乘客权益;同时,也应该关注司机的生存状况,推动建立更为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
平台更应该明确自身职责,不能躲在一旁 " 凉快 "。优化抽成机制,落实高温补贴发放制度,保障司机权益,确保其有足够的收入为乘客提供优质的服务;也应该让相关费用公开透明,明确包含空调使用在内的服务标准,让乘客在享受服务前就能对费用有清晰的预期。
" 空调之争 " 并非没有解决办法,希望社会各界齐心协力,让每一程出行,都能在清凉与和谐中顺利前行。(正观评论员 任思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