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综合资讯/ 正文

驴友穿越网红高山草甸遇雷击1死1伤 野游风险再敲警钟

导读 随着6月下旬临近,全国各地即将迎来暑假旅游高峰期。为了确保游客安全,四川成都、广东清远、天津滨海新区等地的文化旅游及消防部门近期发...

随着6月下旬临近,全国各地即将迎来暑假旅游高峰期。为了确保游客安全,四川成都、广东清远、天津滨海新区等地的文化旅游及消防部门近期发布了暑期旅游安全提示,特别警告游客避免前往未正规经营的“野景点”和未经认证的“野生网红景点”,并强调不要参与未经开辟的探险旅游路线。

近期,多起涉及驴友遇险的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5月,一名女性在江西武功山徒步时因失温不幸离世。6月初,浙江台州两名驴友在探险时不幸溺水身亡。6月23日,云南昆明宜良县的网红打卡点“三角洞”,四名游客因河水突涨受困,最终通过消防队员的紧急救援脱险。

这些不幸事件背后的共同点是,它们大多发生在缺乏必要设施与安全管理的非正规“野景点”。专业人士分析指出,驴友与目的地间的信息不对称、对潜在风险预估不足以及缺乏紧急情况下的自救能力,是导致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广州市红十字会蓝焰应急辅助队队长何贤访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对于想要尝试户外探险的普通民众而言,事先做好充分的应急安全知识学习是至关重要的准备工作。

回顾过去,探险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并非新鲜事。早年间就有报告指出,非正规登山和探险活动经常导致人员受伤甚至失去生命,其中不少是因为参与者对自然环境的低估和缺乏专业准备。2018年的一篇文章《户外探险敲警钟》再次强调了这一点,指出驴友往往不具备专业知识,却倾向于探索偏远且危险的地区,这大大增加了遇险概率。

此外,一些户外活动的领队和组织者的决策失误,以及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也是导致意外发生的重要因素。法律方面,民法典中的“自甘风险”原则指出,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活动的个人,通常需自行承担活动中因他人非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的伤害,除非组织者从中营利且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

为了避免此类悲剧重演,专家和学者建议加强户外探险活动的行政监管,比如设立特定区域的活动许可,严格参与者筛选流程,以及建立山野区域风险等级制度,帮助参与者做出合适的选择。同时,公众教育特别是应急安全知识的普及被看作是关键一环,以提高个人在面对紧急情况时的应对能力,毕竟每个人的安全最终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