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当前气象:为何"南涝北旱"?南北民众应如何应对?
三问当前气象:为何"南涝北旱"?
近期,我国天气状况呈现出明显的南北差异:南方地区遭遇持续强降雨,多地洪水泛滥、地质灾害频发;而北方部分地区则面临快速发展的旱情。这种“南涝北旱”的格局给民众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带来了巨大挑战。
国家气候中心的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汛期主班、高级工程师冯爱青解释说,自今年4月进入汛期以来,南方地区已经历了多次区域性暴雨,尤其是6月中的那次长时间、大范围、高强度的降雨过程,导致多地洪水、泥石流和滑坡灾害频发,这便是“南涝”。相反,北方多地自6月起受到高温和少雨的双重影响,干旱问题日益严峻,特别是黄淮地区的春末夏初干旱尤为突出,伴随首次大范围高温天气,干旱程度加剧,此为“北旱”。
冯爱青分析,“南涝北旱”现象的背后,主要是三个关键因素。首先,全球平均气温偏高,加上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南海和西北太平洋海温长期维持高位,为南方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尽管厄尔尼诺现象正在减弱,但全球海洋表面温度依然异常偏高。其次,华北南部和黄淮区域主要受西风带暖高压系统影响,降水量减少、气温上升;而华南地区因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强大且稳定,降雨量远超常态。6月下旬,冷空气北移使得原本北移的梅雨带又回撤至长江以南,进一步延长了南方的降雨期。
对于未来天气趋势,冯爱青预计,未来半个月到一个月内,随着雨带逐步北移,华北、华东、华中北部以及华南将有显著降水,有助于缓解华北南部、黄淮等地的干旱情况。在此背景下,南方需继续加强防汛工作,警惕由连续强降雨引发的各类灾害;北方则需在抗旱的同时,注意防范高温干旱与可能的旱涝急转风险。
鉴于暑假将至,冯爱青提醒公众应密切留意天气预报和预警信息,规划行程时避免灾害高发区域,并预先制定灾害应急计划,提升个人和家庭的风险防范意识及应对能力。
三问当前气象:为何"南涝北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