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综合资讯/ 正文

全球首次月背取壤背后的故事 揭秘月球古老秘密

导读 38万公里,这是地球与月球之间的遥远距离。自古以来,人们对月亮充满无限遐想与渴望,从最初的月球探索到后来的样本采集,中国“嫦娥”系列...

38万公里,这是地球与月球之间的遥远距离。自古以来,人们对月亮充满无限遐想与渴望,从最初的月球探索到后来的样本采集,中国“嫦娥”系列任务不断续写着飞向月球的新篇章。

就在最近,嫦娥六号成功携带首份月背样本返回地球,这一壮举引发了全球关注。这些珍贵样本是如何在月球表面采集的?与地球上的挖掘工作相比,月球采样又有何不同?为了深入了解背后的故事,新华访谈特别邀请了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为我们揭开全球首次月背取壤的神秘面纱。

大约40亿年前,一颗直径约100公里的小天体撞击月球,造就了今天直径超过2500公里的艾特肯盆地。这一区域因多次后续撞击而形成了复杂的地形结构,其中的阿波罗盆地成为了嫦娥六号的着陆点。选择此地不仅基于工程实施的可行性,更因为其蕴含着极高的科研价值。杨宇光指出,这里可能藏有极为古老岩石和土壤样本,为研究月球乃至太阳系早期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因此,嫦娥六号的探索被形象地比喻为一场“广寒宫考古”。

尽管人类已有多次月球采样记录,但月背探索仍是一片相对未开拓的领域,中国“嫦娥”项目两度成功登陆月背,实属不易。面对月背通信障碍、复杂地形等多重挑战,嫦娥六号的每一步都需谨慎规划。杨宇光强调,向月球背面进发,正是因其难度大、价值高,每一次探索都是对技术与勇气的双重考验。

月亮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据重要地位,随着科技的进步,月球的特殊环境及其潜在资源,如氦-3、矿物质和水资源,预示着其在未来可能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杨宇光认为,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飞跃,往返月球将更加频繁,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将逐步扩大,最终可能成为人类迈向深空的跳板,为大航天时代的到来奠定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