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顶刊发论文被奖100万,不必扣上“唯论文”帽子
近日,南京中医药大学朱家鹏教授团队,以第一完成单位身份在《Nature》发表研究成果,这是该校 70 年来第一篇《Nature》论文。基于此,南京中医药大学授予朱家鹏 " 人才突出贡献奖 ",并给予 100 万元经费奖励。此举引发广泛关注。
无独有偶。2022 年 4 月,贵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彭立也在《Nature》上发表了论文,实现了贵州在《Nature》正刊发表高质量医学科研论文 " 零 " 突破。该校同样奖励彭立个人 100 万元,这是建校近 60 年来,学校首次以空前力度对做出重大科研贡献的个人给予重奖。
这样高规格的奖励,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比如有人认为一篇论文即给这么高的奖励,这是一种 " 唯论文 " 的表现。这么说并非完全没有道理。2020 年,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规范高等学校 SCI 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破除论文 "SCI 至上 "。并指出 SCI 论文相关指标直接用于科研评价,具有局限性。但同时也做出了说明,破除的是论文 "SCI 至上 ",不是反对发表论文,也鼓励发表高水平、高质量,有创新价值,体现服务贡献的学术论文,在国际学术界发出中国声音。从这种辩证的表述就能看出,不 " 唯论文 ",不是不要论文,而是鼓励学者发表高水平论文,而非单纯为了凑数 " 水 " 出一篇论文。
在这个背景下,这些百万重奖的事例也就可以理解了。《Nature》毫无疑问是全球顶尖学术期刊,刊物的信誉本身,就是对论文质量的高度肯定。而且具体到学校的语境,要么是学校 70 年来第一篇《Nature》论文,要么是 " 实现贵州在《Nature》正刊发表高质量医学科研论文‘零’突破 "。从这样的意义来讲,百万奖金并不过分。
人们对于重奖论文有所敏感,可以理解。但现阶段来说,论文依然是学术评价最主流的依据之一,其地位仍然无可取代。真正的论文写作也并不是 " 写 " 这么简单,纸面的记录只是一种终端呈现,背后其实是长期的观察、研究、实验。人们不喜欢 " 唯论文 ",但如果连带着否定了论文,那便是矫枉过正了。
另外,重奖高水平、高规格论文,其实也是鼓励真正的潜心研究——学者没必要去凑论文数量,但只要有一篇重量级的论文," 回报 " 就很可观。这其实也是鼓励研究者去坐 " 冷板凳 ",平心静气从事科学研究。 在当事人朱家鹏的讲述里,有一段插曲非常有意思。他说早年自己入职之后,长期没有成果,结果被校长 " 约谈 "。起初他很紧张,但校长却 " 劝慰我不要着急,不要浮躁,要耐得住性子搞研究,把研究做深入 "。
可见如今的成绩,恰恰是不 " 唯论文 " 的结果,取得了突破。这样一个无心插柳的故事,更应该给人们启示:不 " 唯论文 " 和重视学术并不天然对立,人们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去培育、等待一个重磅成果,也应该给有价值的研究足够丰厚的回报。
值得一提的是,网上总有声音称要提高科研工作者的待遇,要让这些真正的 " 明星 " 获得更好的物质条件。那么,当今天真的有单位真金白银投入了,人们也没必要过度敏感,对于一篇有含金量、打破一定记录的论文进行奖励,不是恰如其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