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莫让“饭圈”成“怪圈” 树立正确追星观
近期,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公布了其第29届的入围名单,演员王阳因在《追风者》中的表现获得最佳男主角提名,而该剧的另一主演王一博却未能入选,这引发了大规模粉丝不满。他们涌入相关官方社交媒体平台,对导演、演员及出品方进行抗议甚至谩骂,事态逐渐升级,失去了控制。
流量,一面带来极高关注度,一面也引发了炽热争议。此事件中,“饭圈”思维模式显著:有粉丝认为自己的偶像承担了剧集的热度和讨论度,批评奖项不公;还有人幻想出品方存在打压新人的情况。实际上,流量并不能衡量一切,一部优秀作品的价值远不止于数据和话题排名。部分粉丝沉迷于数据造假、热度炒作、制造矛盾、争夺地位,这些都是“饭圈”不良风气的体现。更令人忧虑的是,“饭圈”文化正渗透进多个领域,包括体育界,如乒乓球、排球等,其负面影响如同蔓延的病变,让人避之不及。
追星需理智,不应盲目追随不良风气。病态的追星行为反映出部分人缺乏独立思考,易被操控,最终只是成就了偶像和背后操纵者的利益。同时,扭曲的“饭圈文化”破坏了演艺环境,煽动网络暴力,加剧人身攻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前,我国未成年网民群体庞大并持续增长,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远离“饭圈”负面效应,是一个紧迫的社会问题。
对策上,一方面应打破“唯流量论”的错误导向。影视行业过去对“番位”“主角光环”的过度强调,误导了粉丝,也削弱了流量明星提升演技的动力。另一方面,加强正面示范作用同样关键。如资深演员游本昌主动退出白玉兰奖评选,希望为年轻演员提供更多展示机会,其职业精神值得学习。
近年来,针对“饭圈”问题,一系列措施陆续出台:演艺行业发布自律规范,网信部门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社交平台也采取措施限制明星排名、严惩违规账号,旨在净化风气。随着法律制度的完善、监管强化和治理创新,“饭圈”中的极端追星现象预计将得到有效纠正。
“饭圈”不应成为异样的存在,“饭圈文化”不应演变为冲突文化。明确规则,界定界限,是推动健康追星态度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