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种植技术与管理(牡丹花种植技术)
大家好,我是小科,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牡丹花种植技术与管理,牡丹花种植技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牡丹为中国的传统名花,是花中的玫瑰宝。
牡丹是中国的特产花卉,生长普遍,历史悠久,花色艳丽,用途广泛。
牡丹花的种植是需要一定方法的,下面看一看牡丹花的种植方法吧。
一、牡丹花的介绍 牡丹为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落叶小灌木。
根肉质、粗而长,中心木质化,长度一般0.5~0.8米,初生根为白色、后变为黄色(褐色),根型有直根、坡根、中间型根。
株高多在0.5~2米之间,枝干圆型,直立而脆,当年新枝干表面光滑,多年生枝干表面褐色,常开裂而剥落,株型有直立、疏散、开张、矮生、独干五种类型。
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互生,叶上面深绿色或黄绿色,下为灰绿色,光滑或有毛。
叶可分大型圆叶、大形长叶、小叶圆叶,小形长叶、中形叶等叶型。
总叶柄长8~20厘米,表面有凹槽,花单生、长于当年枝顶,两性、色彩艳丽、形态多姿,花的颜色有十大色、分白、红、黄、粉、紫红、紫、墨紫(黑)、雪青、绿、复。
花传统上分,有单瓣类、重瓣类、千瓣类,根据花朵的形态特征又可分为:葵花型、荷花型、玫瑰花型、皇冠型、绣球型、半球型。
花的雄蕊多数,结籽力强,种子成熟度也高,雌、雄若瓣化严重时,结籽少或不结。
骨葖果五角,每果结籽7~13粒,椭圆形,成熟时呈黄色,老时变黑褐色,千粒重约400克。
二、牡丹花的习性 牡丹对其生态因子-温度、湿度、降水、光照、风霜、土壤的综合运用中所起的作用不可替代,但在某一发育阶段中有的因子是起主要作用的。
据其习性,可以看出牡丹生存条件中湿度(土壤湿度和大气湿度)是起主导作用的。
牡丹性宜燥惧湿,宜栽植在地势干燥,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中性或微碱性(ph值在6.5~7.5)沙壤土中,才能根深叶茂,花大色艳。
温度在牡丹个体发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枝叶不到一温度不会发芽生叶,没有一定的温度积累,花朵就不会开放,不达到一定的温度,种籽也不会生根。
牡丹对栽培的土壤条件,可以忍受干旱、瘠薄的土壤,但如果不断改善栽培,使之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则能更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由于自然选择的结果,使牡丹还具有“春发枝,夏打盹,秋生根、冬休”的习性。
了解了牡丹花的习性了,下面看一看牡丹花的种植方法吧。
三、牡丹花的种植方法 适地种植:“湿度”是它生存的主要因素,即使短期的淹水也会造成伤害,轻的伤根﹐叶变黄,严重的烂根,枝叶枯死,长期水量偏多的牡丹,开花颜色平庸,所以最好种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壤深厚又疏松的中性或微碱性(ph值在6.5~7.5)的壤土或砂质壤土中,才能根深叶茂,开花时花大色鲜。
种时2棵之间距离4-5呎,离开大树至少7呎,以免养分被吸走。
南部热带地方则选侧方有遮阳之地为佳。
2、适时种植:秋季是栽种牡丹的最佳时期。
因为牡丹具有春天开花,夏天开始花芽分化,秋天发新根,冬天休眠的生物学特性,因此秋天种植有利于促发新根,并促使第二年春天进入正常生长状态,俗语说“春分栽牡丹,到老不开花”,虽有言过,但也确实,因为春季分栽牡丹,根部来不及恢复,地上部分枝叶已迅速生长,造成营养供需失调,植物元气大伤,不会开花,需要多年养护才能生长正常,造成养花者看花时间上的浪费,植物也受了伤。
秋季栽种牡丹﹐具体时间从9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为宜﹐此时地温还高﹐可促使发新根﹐但如过早﹐引起秋发﹐新枝会无法越冬。
过晚则新根未发而寒冬已来﹐影响次年的生长﹐因此掌握时令,及时栽种十分重要。
所以综合而言﹐每年3月间发芽开始到11月上旬﹐叶片枯落为止是它生长发育期,从叶枯时到次年春芽萌动为止﹐是它的休眠期。
一般开花的温度在60~65°F(16~18°C)时最理想。
3、适时、适量浇水:初栽时务必浇透水﹐以驱逐土中气泡﹐寒冬冷气不致伤根。
平时浇水以不积水为原则﹐并看当地情况﹐适量而为﹐牡丹不喜多水。
不像玫瑰等需每天浇水,所以请选择距离自动浇水系统远一点之处种植。
以上就是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助你更好的了解牡丹花的种植方法。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