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当前位置/ 首页/ 生活/ 正文

天坑形成的六个条件(天坑形成原因)

导读 大家好,我是小十,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天坑形成的六个条件,天坑形成原因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天坑的学名叫...

大家好,我是小十,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天坑形成的六个条件,天坑形成原因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天坑的学名叫“漏斗”。对此,著名岩溶地质专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的朱学稳教授有不同意见。他认为,“天坑”是一种特殊的地质现象,它与“漏斗”是有很大区别的。

1、  天坑一般都出现在峰丛喀斯特地貌,且地面河流切割很深的地区。天坑的形成分三个阶段:先是有底下河流;如果地质条件有利,由于水的长期冲蚀,就会形成地下大厅;地下大厅垮塌后就形成了天坑。

2、  天坑的形成至少要同时具备六个条件:

3、  一是石灰岩层要厚。只有足够厚的岩层才能给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够的空间。

4、  二是地下河的水位要很深。

5、  三是包气带(含气体的岩层)的厚度要大。

6、  四是降雨量要大,这样地下河的流量和动力才足够大,足以将塌落下来的石头冲走。

7、  五是岩层要平。从天坑四周的绝壁看就会发现,岩层与地面是平行的,就像一层层的石板堆在四周一样,只有这样的岩层才能垮塌。

8、  六是地壳要抬升。地壳的运动就会给岩层的垮塌提供动力。

9、  小寨天坑就同时具备这样的条件,它在峰丛喀斯特地貌地区,长江三峡切割很深,海拔才100米左右,而天坑地下河的海拔在600米左右。只有形成落差,流动的地下水才有足够的势能造出这样的天坑。

10、  在小寨天坑的底部,地下河的水从来水洞中流出,从出水洞中流走,水量很大,流速也很快。来水洞和出水洞都在天坑的东侧,两个洞相距只有几十米,高达100多米。洞的上方是600多米的绝壁。在天坑底部的西面是一个斜坡,那是从上面塌落下来的石头形成的。

11、  小寨天坑是十分典型的天坑。大约在两三百万年前,在长江三峡形成之后,这里形成了一条地下河。这里的石灰岩层很厚,包气带也很厚,而且岩层是平的。地表的雨水从岩缝中渗下,逐渐将坚硬的岩石侵蚀,岩石开始在地壳的运动中塌落,塌落的岩石被地下河的水冲走。经过漫长的岁月,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底下大厅,再经过无数年,四周的石头都塌落到坑中,天坑就形成了。

12、  朱教授说,目前有的地方把天坑叫做“龙缸”,有的叫做“大石围”,有的叫“石院”。学术界也有叫“大漏斗”的,但这种叫法并不科学,因为天坑毕竟不是地质学上的“漏斗”。朱教授认为,把这种地质现象叫做“天坑”是最贴切,也最恰当。现在这个名称已逐步被大家接受。

13、天坑的成因大多分两种,大多是塌陷型(广西乐业天坑群等),罕见的是冲蚀型(重庆武隆后坪冲蚀天坑群等) 天坑的形成至少要同时具备六个条件:   一是石灰岩层要厚。只有足够厚的岩层才能给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够的空间。   二是地下河的水位要很深。   三是包气带(含气体的岩层)的厚度要大。   四是降雨量要大,这样地下河的流量和动力才足够大,足以将塌落下来的石头冲走。   五是岩层要平。从天坑四周的绝壁看就会发现,岩层与地面是平行的,就像一层层的石板堆在四周一样,只有这样的岩层才能垮塌。   六是地壳要突起。地壳的运动就会给岩层的垮塌提供动力。   直至2010年,已经被确认的天坑达78个,其中2/3分布在美国,当然关于天坑的考察、认定和争论尚未停止。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在世界分布很广,约占地球总面积的10%,中国喀斯特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5%,主要分布于南方的贵州、广西、重庆、四川、云南,湖北等省区,是世界上最大最集中连片的喀斯特区,但喀斯特这个术语诞生于斯洛文尼亚。

14、天坑,学名叫喀斯特漏斗,是喀斯特地区的一种特殊地形。天坑的形成,与当地的气候、岩石特性、地质构造和水文条件有著密切的关系。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雨量充沛,乐业地区有大片石灰岩地质,年平均降水量近1400毫米。雨水降落在石灰岩地面上,沿著岩石的裂隙渗入地下,一路溶蚀四壁,逐渐扩大,在地下形成大型的溶洞。

15、 溶洞的洞顶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断往下崩塌,直到最后洞顶完全塌陷,形成了喀斯特漏斗。在地表与地下的喀斯特长期作用下,漏斗越来越大,终于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天坑。

16、 广西乐业大石围天坑深度为613米,坑口长为东西走向600米,宽为南北走向420米,容积约0.8亿立方米。其坑底原始森林的面积达十几万平方米,位居世界第一;垂直高度和容积仅次于重庆市的小寨天坑,位居世界第二位。

本文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