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综合动态/ 正文

操作将启?“公开市场国债买卖业务公告”专栏上线

导读 8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公开市场业务专题页面中上线公开市场国债买卖业务公告专栏。截至目前,该栏目尚未更新内容。不过,在市场看来,...

8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公开市场业务”专题页面中上线“公开市场国债买卖业务公告”专栏。

截至目前,该栏目尚未更新内容。不过,在市场看来,此举显示出央行已为公开市场国债买卖业务做好准备,再次释放其将在公开市场开展国债买卖操作的信号。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这也意味着央行国债买卖操作有望在短期内开展。并且未来会有较高的市场透明度,有助于和市场沟通,及时传递政策信号,畅通货币政策传导。

买卖国债操作将启?

今年以来,央行买卖国债的话题被频频提及。

4月初,《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中提到“要充实货币政策工具箱,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

4月末,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可以作为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

6月,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提出,“人民银行正在与财政部加强沟通,共同研究推动落实(买卖国债)。这个过程整体是渐进式的,国债发行节奏、期限结构、托管制度等也需同步研究优化。应当看到,把国债买卖纳入货币政策工具箱不代表要搞量化宽松,而是将其定位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和流动性管理工具,既有买也有卖,与其他工具综合搭配,共同营造适宜的流动性环境。”

今年7月,央行称与几家主要金融机构签订债券借入协议,已签协议的金融机构可供出借的中长期国债有数千亿元。央行同时明确,将采用无固定期限、信用方式借入国债,且将视债券市场运行情况,持续借入并卖出国债。

这也意味着,从理论上而言,央行借入国债后,可能随时在公开市场卖出。央行近期发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明确指出,下阶段要“丰富和完善基础货币投放方式,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

8月28日,央行官网“公开市场业务”专题页面中上线“公开市场国债买卖业务公告”栏目,再度引发市场关注。在市场看来,央行此次在官网更新栏目,显示央行已为公开市场国债买卖业务做好准备,再次释放央行买卖国债操作将启的信号。

买卖国债有何用意?

今年以来,国债波动幅度明显加剧,央行多次喊话加强对债市风险的提示。特别是近一个月来,市场情绪较为敏感,围绕国债市场多空博弈的讨论激烈。

央行开设“公开市场国债买卖业务公告”栏目或间接影响债市情绪。8月29日,国债期货午后全线下跌,30年期主力合约跌0.02%,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4%,5年期主力合约跌0.05%,2年期主力合约跌0.02%;截至收盘,30年期主力合约跌0.04%,10年期主力合约跌0.04%,5年期主力合约跌0.05%,2年期主力合约跌0.03%。

银行间主要利率债收益率涨跌不一。截至北京时间16:30,10年期国债活跃券240011收益率上行0.35bp,报2.166%,30年期国债活跃券230023收益率上行1bp,报2.355%。

综合市场分析来看,央行买卖国债属于公开市场操作,是调节基础货币和流动性供应的重要工具储备,兼具国债收益率曲线引导的效能。通过“借券卖出”等方式,必要时择机卖出,从而平衡债市供求,校正和阻断金融市场风险的累积。

华泰证券固收团队研究员张继强分析,如果在二级市场买卖国债,央行可能出于三种目的:一是财政与货币配合。未来几年都可能发行万亿级别的特别国债,政府债务发行规模也将持续扩大,亟待财政与货币更紧密地配合,央行买卖国债可以作为配套措施以备不时之需;二是定位于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和流动性管理工具。央行更多通过OMO、MLF、再贷款等投放基础货币,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而随着债市规模和深度加强,买卖国债投放基础货币的条件成熟;三是在市场超调等情况下,起到市场纠偏和维护市场稳定的作用。央行买卖国债可以成为纠偏机制,较之投放流动性等可能更直接地影响市场供求,稳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