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社论:越是处于领先地位,越要注重技术创新和市场秩序规范
近日,工信部官方网站公布了修订后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下称《规范条件》)、《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下称《管理办法》),并于7月15日前公开征求意见。此举是为了加强光伏制造行业管理,引导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
当前,我国的光伏行业不论是技术方面还是在产业规模方面都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包括钙钛矿、叠层等新型电池转化效率屡创新高,就是技术水平领先的重要体现;光伏电池片、组件等重点环节产量产能的全球占比均达80%以上,2023年我国光伏行业总产值(不包括逆变器)超过1.75万亿元,这是产业规模优势的具体体现。
越是处于领先地位,就越会被赋予重任,也就更加需要注重技术创新和市场秩序规范、产品迭代升级,上述《规范条件》和《管理办法》的规定就充分彰显了这一点。
核心技术领先才能形成产业领先。在光伏行业内,光伏电池、硅片、逆变器等为大家所熟知,正是这些核心技术的突破使我国光伏行业跃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也正因为在许多方面已经居于领先地位,才为技术水平的进一步跃升提供了条件。
为实现技术水平的进一步跃升,在国家支持的大环境下,还需要企业持续大规模投入。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光伏设备上市公司就投入研发经费近290亿元。重视研发的上市企业普遍尝到了技术进步带来的甜头。相信今后不但投入的数额会持续增长,研发投入在企业营收中的占比也会不断增加。
同时,为实现技术水平的进一步跃升,就要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现在业界有一个基本共识,光伏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除了行政执法、司法保障之外,还需要企业自身保护意识的增强。前者不用多说,近年来频繁出台的政策就说明了这一点。就后者来说,《规范条件》规定,鼓励企业按照《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要求》完善相关体系建设。同时,对近三年来有过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企业在进一步研发方面也加以相应限制。
其中具体规定是:在前期引导企业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基础上,丰富知识产权保护等要求,光伏制造企业应具有应用于主营业务并实现产业化的核心专利、研发生产的产品应符合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规定,且近三年未出现侵权行为。
十几年前,我国的光伏产业曾经经历过一段野蛮生长的时期,以至于威胁到了整个行业的生存。最根本的原因是当时准入门槛低,一拥而上造成包括价格上的无序竞争,造成产量越大、亏损越多。
去年开始类似的情况再次出现。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理事长曹仁贤在去年末召开的“2023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表示,光伏产业面临的诸多挑战中,行业竞争加剧、产业过度扩张、产品价格下降过快等,仍给行业带来巨大压力。
这一状况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也有切身体会:一方面是光伏上市公司开始出现巨亏,另一方面是光伏IPO接连撤单。
《规范条件》明确提出,今后要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新建和改扩建光伏制造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为30%。
业界认为,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行业的准入门槛,更会促使资源向具有技术实力、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企业集中,从而有效加速落后产能的淘汰进程,也是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的体现。
总而言之,此次光伏行业相关政策的修订体现出三个特点:提高技术指标要求、鼓励技术创新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技术创新提供保障;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避免低水平重复扩张。光伏行业如此,我国其他具备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的行业同样如此:越是处于领先地位,越要注重技术创新和规范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