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用血阻碍亟待消除
当前,由于各地血液资源分配不均、血液信息不能共享、缺乏统一管理等,导致异地就医患者甚至献血者本人或其近亲属在急需输血时面临重重困难。这不仅暴露了我国血液管理存在的不足,也是对公众献血热情的打击。
笔者呼吁建立健全血液管理制度,完善血液调配机制,建立全国性血液数据库,加强对公众无偿献血的宣传教育,提高献血意识,早日消除异地用血之阻隔。
异地用血现状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有1699.2万人次无偿献血,献血量达2892.1万单位,较2022年分别增长5.9%和4.8%,献血人次和献血量均创历史新高。但异地用血难度却丝毫不减。
根据《献血法》等相关规定,无偿献血者及其配偶和直系亲属临床需要用血时,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免交或减交费用,且无偿献血者自身用血时也可以享受优先待遇。但现实中有的献血者及其家属异地用血、报销用血费,以及申领相关表彰等,存在“跨省”梗阻问题。
例如,据媒体报道,广东江门市下辖某个县城的研究生陈某,先后在广州和佛山读书,从2020年迄今献过5次血,累计2000毫升。去年9月,陈某的奶奶在老家摔倒导致大出血,随即被送至当地医院救治,但救治过程卡在输血环节。当时,医生告诉陈浩的家属,因为他们家没在当地献过血,没办法用医院的血,要想给奶奶用血,需要在当地指定的献血点先献血。陈浩家里,只有他的身体条件符合献血标准。“我献了血,但我的家人在异地需要紧急用血时,并没有受到支持。”陈某说。
异地用血困难原因分析
据媒体报道,国内一位从事临床输血和血液安全研究的权威专家称:异地用血存在“堵点”,背后更根本的矛盾是血液供需紧平衡。目前,国家法律中并未有任何针对异地用血的限制性条款。血液供应跟不上血液需求,才会出现异地献血者难以优先用血的问题。具体原因如下:
一是即便整体献血量和献血人次不断攀升,但由于各地区血液资源分配不均,各地献血率和用血需求不平衡。但由于各地区血液资源分配不均,导致血液供需出现严重失衡。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起高效的全国性血液调配体系,各省市、各医院之间的血液调配依然比较困难,需要层层审批,效率较低。
二是献血量跟不上需求的增长。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许多原本无法手术的病人如今也可以得到治疗,对手术用血的需求大幅增加。而像大面积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差的患者以及需要进行血浆置换的病人,每次手术都要消耗大量血液,使得临床用血压力不断加大。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血液供给紧张的问题。《献血法》规定,国内献血者年龄最高为60岁,最低为18岁,近年来中国18~60岁的人群占比不断降低,这使得适龄献血人群数量减少,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医疗用血需求。
三是各地血液中心信息未能共享,缺乏全国统一的血液调配机制。
首先,我国血液信息管理系统在各地血液中心之间并未实现全面共享。这意味着不同地区的血液中心信息相互独立,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信息网络,使得跨地区的血液调配和献血者权益保障变得复杂且低效。
其次,由于缺乏统一调配机制,献血者的优先用血权在异地无法得到保障,因为异地血液中心无法确认其献血信息。以及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信息系统,献血者在异地用血后的费用报销流程变得繁琐。这增加了献血者的负担,降低了其献血积极性。
另外,涉及报销标准不统一问题。《献血法》规定各地政府制定《献血法》的实施细则,所以是各地返还标准及报销、减免标准各异,增加了跨省用血报销、减免的障碍。
多举措应对异地用血难题
第一,提高公众对献血的认识和参与度,增加血液供应量。
首先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广泛宣传无偿献血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公众对献血的认知和了解。向大众传达献血的价值,如献血是拯救生命的重要手段;同时强调献血对个人健康的益处,如适量献血可以促进血液更新和循环。
其次建立便捷的献血点。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地设立献血点:方便群众献血;改善献血点的环境和设施,提高献血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让献血者有更好的体验和满意度。
再次,增加激励措施。如给予献血者一定的奖励或福利,包括献血证、献血积分兑换礼品等,激发群众的献血积极性;或者与商家或社会组织合作,提供献血者专属的优惠和福利,增加献血的吸引力。
最后,加强献血意识教育。将献血纳入教育课程,通过学校、社区等渠道,加强对青少年和群众的献血意识教育,培养他们的公益意识和献血习惯。
第二,建立健全血液管理机制,通过对献血、保存、运输、使用、废弃等各环节的具体规范,提高血液使用效率。
首先在献血环节通过对献血过程监管,制定献血过程的具体规范,确保献血过程的安全和卫生。例如,对献血环境进行消毒、使用一次性采血器材等。
其次在保存环节对采集的血液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确保血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根据血液的种类和用途进行分类储存,如红细胞、血浆、血小板等。在运输过程中对运输过程使用GPS定位、温度监控等技术手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血液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害。
再次,在血液使用中制定输血过程的具体规范,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例如,对输血前的准备工作、输血过程中的观察记录、输血后的随访等进行规范。并对医务人员进行合理用血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用血意识和技能。
最后对废弃的血液也要进行规范处理,防止废弃血液对环境造成污染。可以建立废弃血液处理记录制度,确保废弃血液得到妥善处理。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副所长刘忠表示:“在呼吁开源的同时,也要注意节流。”节流即提高血液利用率,具体包括两种模式,一是通过新技术减少手术出血量,比如需要手术时,考虑微创手术,或通过药物治疗替代手术治疗;二是让患者考虑自体输血,即采集患者自身血液,经过储存及处理,在术中或术后需要时再回输给患者。
第三,完善血液调配机制,建立全国性血液数据库。过去每个省份的血液归各自管理,效率相对比较低,会产生各个省份“分灶吃饭”的弊端。一些省内的血液中心和地市级血液中心也是“分灶吃饭”,省内互认并不完全。应建立一个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比如设置国家血液中心,国家血液中心在各个省设置分支机构,各省血液中心再向下级城市设置分支机构。
可以借鉴两地的经验,如海南省在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无偿献血长效机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构建了以海口为中心的中心辐射型采供血网络,在全省范围内设立多个分中心和供血库,初步解决了省内血液供给不足的问题。安徽省也建立了全省联网的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不同地市之间的血液调剂,各地市血站向省会用血量大的血站定期调配血液,有效缓解了合肥市血液供应紧张的困境。未来可以考虑以区域为核心,建立一套动态平衡的血液供需信息系统,比如覆盖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区域,实现血液资源的优化配置。
除此之外,建立全国性数据库应尽快提上日程。目前,几个省份试行已经取得显著成效。北京实现了献血者及其亲属在京内医疗机构用血费用直接减免,构建了全市统一的用血费用减免平台。此外,在北京无偿献血的献血者及其配偶、直系亲属,可跨省减免规定的临床用血费用,具体需在“首都献血”微信公众号按要求上传相关报销凭证,即可进行自助报销。2019年,浙江“异地用血医院直免”服务正式启动,该省任何一地的献血者,在省内开通相关服务的医院,均可直接办理用血减免。同年沪苏实现跨省献血应急联动,异地用血报销也开始试点。
全国性的数据库一旦建成,将大大提高用血效率,改善异地用血难的问题。一方面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完善。例如,建立全国性的献血与用血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献血者信息、血液库存信息、用血需求信息等数据的实时更新和互联互通。另一方面也要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提升血液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全国性血液数据库需要明确目标、选择合适的技术和系统、采集和整合数据、确保数据共享和安全性、进行数据库维护和更新、获得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以及推广和应用。这是一个需要多部门协作、长期投入和持续改进的过程。
(作者系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卫生健康法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