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综合动态/ 正文

基金研究员“改行”跑外卖:小私募出清,行业中场洗牌

导读 私募行业处于草莽扩张期时,曾吸纳了许多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前私募从业者汪成(化名)即是如此。根据他总结,二本毕业后自己能进入私募行业...

私募行业处于草莽扩张期时,曾吸纳了许多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前私募从业者汪成(化名)即是如此。根据他总结,二本毕业后自己能进入私募行业,“95%靠机遇、靠运气”。

但是当私募行业逐步规范,小型私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后,那些曾经享受时代红利,但学历、履历未达到行业标准的年轻人,多数也和其所在机构一起退出。

去年5月,《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下称《办法》)实施,意在推动私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监管加码的背景下,叠加市场环境的变化,私募基金正面临规模缩水、业绩波动明显等现状。不仅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出局”,私募产品的业绩表现也出现明显分化。汪成便是其中的一员,作为曾经月入过万的私募研究员,他如今只能选择当外卖骑手作为过渡。其中五味杂陈,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

小型私募的生存困境:盈利能力不佳

今年5月下旬,汪成在抖音发布一支短视频,封面写着“CFA持证人,失业六个月,跑外卖的第一天”。

CFA是特许金融分析师的简称,是当今证券投资与管理界普遍认可的“黄金通行证”。

“看似高高在上的金融从业者失业后也会去当外卖骑手?”这样丝毫不符合网友想象的标签一经发布,便引来围观。

在失业和找工作时,只是为了发泄沮丧情绪发布了自媒体视频。“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传播影响力。”汪成在和第一财经记者交流时,自己也感到惊讶。

“你找不到工作送外卖是正常的,之前能进私募我觉得不可思议。”这是一位网友在汪成视频评论区留言。

本科期间,汪成就考过了证券从业资格证、基金从业资格证和投资顾问许可证。靠广投简历,2019年汪成入职了一家规模只有4000万的小型私募机构。

“(那家小私募)都是老板自己的钱,为了节省成本会招一些应届生,从零开始培养。”他解释说。

彼时,这种小型私募机构并不在少数。

根据基金业协会数据,截至2018年底,在协会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共计2.44万家。根据规模,协会将私募机构分为50亿元以上、5亿~50亿元、500万~5亿元和500万元以下四个区间。

第一、第二梯队管理人数量占样本管理人总数的9%,但基金管理规模占样本管理人总管理基金规模的约83%。

由于基金管理规模不大,不少小规模私募机构盈利能力不佳。

根据基金业协会数据,第一梯队(规模在50亿元以上)的机构盈利情况最为优异,盈利管理人数量占比达88%,平均净利润4837万元;第一梯队中,股权、创投类管理人优于证券类管理人,净利润率达53%,净资产收益率达24%。

第二梯队(规模在5亿元~50亿元)的盈利管理人数量过半,其中,证券类管理人平均净利润超400万元,股权、创投类管理人平均净利润超1000万元。

第三(规模在500万元~5亿元)、第四梯队(规模在500万元以下)管理人获得盈利难度较大,较小的资产管理规模带来的收入无法完全覆盖日常经营开支,导致小规模机构无法给员工开出更高薪资。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第三、第四梯队私募管理人人均薪酬分别只有6.9万元和3.19万元,远低于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管理人。

而新入职员工工资更低。

作为行业新人,汪成当时月薪只有6000元。不过,除了固定工资,公司还有一定的提成。

“比如一只百万规模的基金产品今年赚了20万元,20万中有20%属于基金公司,然后从4万‘激励费’中,基金经理会再分出20%给研究员。”汪成告诉记者。

公司基金收益率跑到行业前10%,但出于一些个人原因,年轻气盛的汪成一走了之。

第二份工作,汪成月薪涨到1万元,公司管理规模仍然不到一亿,资金全部来源于老板本人。老板是个“牛散”,炒股三十年,赚了不少钱。但由于与老板投资理念不合,专业上也没有丝毫用武之地,于是汪成又离开了。

私募门槛大幅提升

2023年11月,干第三份工作的汪成,终于拿到了CFA证书,但最终还是没能抵过行业洗牌,最终离职。时至今日,他依旧未能找到合适的金融机构工作。

汪成的失业,和自身有关,亦和市场、行业环境有关。

在《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下称《指引》)落地进入倒计时的当下,据第一财经了解,受上述新规影响,目前已有机构出现裁员迹象。有私募从业人士称,8月后私募行业裁员力度或进一步加大,小私募为重灾区。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数据,截至5月底,存续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有20860家,其中证券类8240家。股权、创投类12384家。从总量看,环比、同比均有一定程度下跌,较历史高点减少3823家。

今年5月,《办法》生效已满一年。《办法》要求私募管理人实缴资本不低于1000万元,对高管出资比例、个人履历均有严格要求,同时强调基金管理人的信息披露义务,加强对私募证券基金申赎管理。

而那些无法满足新规要求的机构,多选择告别这一行业。

日前,网传上海某证券类私募基金管理人,在朋友圈以65万元甩卖资质,并称其“工商协会一致,无任何异常,在缴纳社保人员5名”。

5月11日,中基协一口气注销了96家私募机构的管理人资格,注销类型全部是“12个月无在管注销”。

大批注销机构的同时,私募行业进入门槛也在提高。

中基协数据显示,今年1~4月,私募基金管理人分别备案18家、6家、10家、17家,合计51家。作为对比,在2023年,仅1月份便备案通过54家。

在面试了十多家公司之后,汪成发现完全对口的工作很少,越来越焦虑,因此想跑外卖过渡一下,一方面有点收入支撑生活;另一方面也打算骑驴找马,不耽误继续应聘。

在此前采访中,汪成表示想靠金融行业“翻身”。但经历几番波折,汪成意识到,金融行业中,学历鸿沟不是一张CFA证书能跨越的。

对于私募行业从业者,高学历和知名学府毕业是其基础标配。根据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当下,除了部分最高学历未知的基金经理以外,头部私募基金经理中硕士学历最多,占比达57%;博士学历次之,达12%。

具体来看,基金经理的毕业院校主要集中在国内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以及北美的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波士顿大学、多伦多大学、芝加哥大学等。

其中,毕业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头部私募基金经理人数最多,各均有超20名头部私募基金经理毕业于上述院校。

明星基金经理中,高毅资产邓晓峰、九坤投资王琛、因诺资产徐书楠、聚鸣投资刘晓龙等都是清华校友;复旦大学毕业的则有迎水投资姚洁俊、明汯投资裘慧明、合远基金管华雨、星石投资江晖等人;而明汯投资解环宇、九坤投资姚齐聪、思勰投资陈磐颖、珠海致诚卓远史帆等多位百亿量化私募基金经理均毕业于北京大学。

总体而言,经历了野蛮生长阶段后,私募行业发展无疑正在走向正规化,而个中从业者学历、个人素质也在提升。

4月30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指引》,内容覆盖私募证券基金的募集、投资、运作等各环节。《指引》将自2024年8月1日起施行。

对于汪成这样的年轻人而言,私募行业大浪淘沙后,该何去何从,他自己也留有疑问。“想等等看。”他说。在低谷时期耐心等待市场的回暖和机会,未尝不是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