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上海-巴黎,国际消费品牌“兜一圈”后走向全球
严纤鑫出生、成长在法国巴黎。在当地商学院毕业后,他来到上海开启了创业生涯——开一家法式冰淇淋面包坊。没想到,开在幸福里的首家门店,首月营业额就超过70万元,成了一炮而红的网红店。
如今,这位年轻外商创办了6年的面包店,已经发展成了一个结合冰淇淋和手工烘焙美食的法式生活方式品牌(Luneurs),并走出上海,在成都、深圳、北京、南京等多个中国城市开出了35家门店,招牌冰淇淋产品每年卖出超150万支。
在继续开拓中国市场的同时,严纤鑫也打算,把这个以上海为起点的法式品牌“开回”巴黎。当然,如此“兜一圈”并非定点单向——他说,在回到法国之前,中途也不排除会去其他地方。
从上海迈向全球,这是不少消费品牌发展选择的路径,背后离不开在中国快速积累的产品力和品牌力。而这些带着跨国文化基因的品牌,也成为越来越多外国创业者进入中国的触点和桥梁。
为什么来
选择来到上海,严纤鑫说,是因为这座城市和巴黎很像,“生活方式很像,城市结构和交通的便利性也像,好吃的东西很容易能找到”。与此同时,上海发达的餐饮行业和国际化的市场需求,让他相信这是能够打开中国市场的第一步。
受益于上海的营商环境,严纤鑫前期的跨国创业手续办起来并没有太大的压力。从店铺租赁到产品研发,再到食品安全管理,创业最初的两年里,他们接受着“一站式”的高效服务。他认为,对外商而言,注册公司的相关流程变得越来越简单了。对餐饮企业来说,相关规定也在放松,有更多可以在食品安全范围内自己把关的空间。
和年轻的Luneurs品牌不同,全球知名的玩具制造品牌乐高是在“84岁”那年进入中国的。他们同样选择了上海作为在华旅程的起点——2016年,首家乐高品牌旗舰店在上海迪士尼小镇开业,2017年,首家授权专卖店也落地上海。
首店规模质量长期蝉联全国城市首位,是上海消费市场魅力的体现。2023年,上海共引入1215家首店,同比增长13.2%,其中亚洲级别以上首店11家,全国以上高能级首店合计占比达到13.7%,规模质量继续蝉联全国城市首位。
今年1~4月,上海市新设各类首店489家,高能级首店合计占比11.9%,规模和质量再创历史新高。欧莱雅、葆蝶家、古驰、苹果、罗意威、星巴克等国际知名品牌来沪首发、首秀、首展、首店。
从首店到百家店,乐高品牌只用了3年:2019年,乐高品牌零售店数量迅速突破了100家,2022年品牌零售进驻第100个城市,2023年开设全国售价品牌标杆店,2024年东南沿海地区售价品牌标杆店落户福州。目前,乐高集团在上海设立了区域总部,并在浙江嘉兴设立了集团在亚太地区唯一的一家生产基地。全球988家乐高零售门店中,近半开在中国。
乐高集团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黄国强近期表示,乐高集团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充满信心,未来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中产收入群体的扩大,足以让中国在全球战略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2022年,乐高集团对其嘉兴工厂进行了扩容,以满足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市场的需求增长。
作为世界消费大国,中国拥有超14亿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1.8亿户经营主体,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突出,对全球新技术、新产品形成了强大引力场。
近期, 国际机构纷纷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2024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至4.8%,较今年1月份发布的上期预测值高出0.3个百分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在5月29日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上调至5%,较前期预测值提升0.4个百分点。
黄国强认为,中国15岁以下的群体近2.5亿人,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三四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扩展,再加上长三角等区域一体化的发展,都让中国市场释放出了巨大的潜力。
走向国际
一边是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在中国落地生根,另一边是本土品牌在激烈的竞争中加速走向国际,上海作为桥头堡的辐射效应愈加显著。
“我们的门店就好比是个触点,成为了外国消费者进入中国、了解当地的桥梁。”严纤鑫说,他们会为每一座城市量身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产品,并通过和奢侈品、香水、运动等国际品牌的联名跨界合作,把法国的生活方式和跨国交流连同品牌一起传播到更广更深的领域。为了增加业务量、提高运营效率,他们将销售渠道从线下门店延伸到了线上,并展开了面向B端的产品定制和培训、研发等更多元的服务业态。
面对当前经济周期的挑战,严纤鑫说会更多采用快闪店等灵活的模式在新的市场试水。这些年在中国积累的销售和运营经验,都将成为他们未来开拓全球市场的底气。
作为中国高定品牌的设计师,秦旭和同为设计师的法国丈夫创立的“MOODBOX”品牌,也在上海沉淀了十年后,于2023年开启了“从上海去巴黎”的新旅程——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他们将研发重心放到巴黎,把控原材料品质的同时,也试图为这个诞生于上海的品牌赋予更加国际化且前沿的内涵。
今年6月中旬,秦旭带着从未来过中国的法国雕塑设计师来到了上海。她希望利用自己过往从上海走到国际的资源和经验,为海外优秀设计师走进中国打造品牌、为中国的新生品牌打开国际市场提供战略管理方面的助力。
根据上海今年1~4月的外资数据,上海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851家,同比增长11%。按产业分,第三产业同比增加了11.8%。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孙立行告诉第一财经,中国的消费正在从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和文化型消费的方向升级,这与营商环境的优化和市场持续开放不无关系。近年来,除了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国在金融、科技、教育和文化等多个领域加大开放力度,也为品牌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
作为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一张名片,首发经济已成为激发消费动能的重要经济形态,也是消费市场创新的重要体现。为此,上海今年还推出政策措施2.0版本,为国内外品牌从上海走向全国乃至全球提供真金白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