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业“大佬”共话行业痛点:动画片和科幻片太少,类型电影还需更国际化
“我们现在电影的类型结构还很不合理,动画片、科幻片等影片在整个电影票房中所占的比例太低。”
近日,在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论坛上,光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长田谈及了电影行业目前存在的痛点。
此外,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于冬,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儿,华人文化集团副总裁、华人影业总裁、东方梦工厂总裁应旭珺和阿里影业总裁李捷等也参与了论坛,共同讨论中国电影市场如何能够精细化、多元化发展。
我国电影市场正在温和复苏中,制作端的供给在慢慢变得稳定,但与此同时,观众的审美也在发生急剧变化,对高质量、大制作影片的需求也越发强烈,这也带给了从业者不小的挑战。
“科幻电影代表国家电影工业的水平”
论坛上,王长田表示:“以动画片为例,美国等发达电影市场的票房比例为15%甚至20%,但是在中国可能是7%-8%,有的时候4%-5%,最高的时候占到百分之十几。偶尔类似《哪吒之魔童降世》这种作品出现时,动画片(一年)能有50亿票房,通常情况下可能20亿元-40亿元,所以发展动画电影是中国电影人下一步要做的一件事情。”
至于科幻电影,王长田直言:“我们现在是相当落后,科幻电影代表一个国家电影工业的水平,我们现在每年像《流浪地球》这类的作品很少,这块有很大的运作空间。”
光线传媒已经在探索了。本次论坛上,王长田透露,光线和三体宇宙联合开发《三体》电影确定由张艺谋来导演,现在已经进入到前期的运作阶段。“我们希望他能够抓住《三体》这部小说的精髓,同时也能带来突破和创新,也希望能够让中国电影未来在国际市场上有所收获。”
王健儿也认为,中国电影的产能不够,而强化IP的开发则显得尤为重要。“我执着于一个观点——强化IP的开发。无论是解决电影商业性和艺术性的矛盾问题,还是解决别的问题,最终的解决之道还是强化IP的开发,要破除产业的壁垒。光靠票房收入实现中国影视产业的持续发展,是有难度的,不是规律性的做法。”
上海电影目前在做的是“小妖怪的夏天”这个IP的开发。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影元、陈廖宇工作室共同出品的《中国奇谭》首部动画电影《小妖怪的夏天:从前有座浪浪山》近日正式官宣,定档2025年暑期。
“现在观众的选择很多,内容也很丰富,同时创作者一代接一代,视野也越来越开阔,这是一个整体向好的态势。在这样的形势下,我认为要对IP进行系统性的开发,从理念到操作、到价值评估,逐步完善一套好的规划,来引领这个产业的健康发展。”王健儿说。
中国电影需要“走出去”
“下一个十年,是我们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最关键的十年。”于冬表示,“我们还能为中国电影做些什么努力,我也没想好,但是我觉得我们可以做一个中国电影的海外故事的三部曲。”
据于冬介绍,目前博纳正在开发“海外故事三部曲”,其中,中国企业家在华尔街的故事对标《华尔街之狼》,还有对标《谍影重重》的国安题材的电影。
过去十年,博纳影业推出了不少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影片。譬如“山河海三部曲”,分别是2013年拍摄的《智取威虎山》,2016年拍摄的《湄公河行动》和2018年推出的《红海行动》,这三部电影创造了56亿的票房。2019年,又推出了“骄傲三部曲”,分别是《中国机长》《烈火英雄》和《决胜时刻》,这3部电影也创造了50亿的票房。此外还有“胜利三部曲”,包括“长津湖”系列中的《长津湖》和《长津湖之水门桥》,还有《无名》和《中国医生》,这几部电影总共达到了120亿票房。
于冬认为,开发“海外故事三部曲”需要在类型电影上进行更加国际化的表达。“这是博纳未来几年需要努力的,中国电影可能会填补‘中国人的海外故事’这个类型电影的空白。我们也希望中国电影实现在本国市场的盈利之后,在海外市场继续扩大影响力、辐射力和出口能力。”
对于中国电影“走出去”,应旭珺从制造和发行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不管从制作端还是发行端来讲,最重要的一点,中国公司和中国电影人要积极全面地以极其开放的态度参与到整个世界电影的大循环当中,要加入国际电影产业,比如说加入好莱坞的国际编剧工会、行业工会、演员工会,这样才有权力去跟国际制片公司、国际制片人、国际导演以及演员做谈判。”
应旭珺举例称,华人影业主投主控的影片《巨齿鲨》系列和《解密》就是在制作方面“走出去”的例子。创新的模式就是“中国主控+国际资源”。
据应旭珺介绍,《巨齿鲨》系列是中国主控,但是这个IP是在世界市场上购买的英文小说的IP,与美国华纳兄弟合作,在机构层面达成合作之后进行投资,再在全世界范围内挑选合适的编剧、制片人和导演、演员,从而在全球进行发行。
“观众的喜好6-12个月就有变化”
相比较光线传媒、博纳影业、上海电影等老牌影视企业,李捷把阿里影业看作一家新电影公司,他说:“我们既是一个制作和宣发平台,同时又是一个观众购票和观影决策平台,所以我们在许多战略取向和选择上会有双向思维:观众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我们作为一个电影公司要制作什么、宣传什么。”
李捷注意到,过去三年有巨大的变化,从业者不知道该拍什么样的电影给观众。“观众在过去几年表现出来的是在类型、题材喜好上的剧烈变化,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很好的类型和题材,观众似乎并没有那么喜欢了。而一些以前明显有天花板的题材,譬如悬疑、罪案在这两年又得到了观众的热捧。”
李捷进一步分析称,“观众的价值主张、话题、情绪,对于热点的关注,喜欢什么样类型的影片、爱看什么样的演员、喜欢什么样的导演,6-12个月就有剧烈变化,但是我们电影制作的周期是24-36个月,这就必然出现一个问题,电影制作方怎么样在一个长周期中,又要契合观众短周期的变化。这是一个长短周期的问题。”
至于什么电影是真正能够把观众拉回电影院,李捷总结了三个特点。首先是有品质感的电影,也就是有电影感的电影。“电影之所以是电影,跟短视频、剧集、综艺最大的区别,是在视听上的电影感,电影院沉浸式的体验是无可替代的,而这个被忽略了。过去几年,行业的经营压力、对于观众整体价值主张判断的一些原因,导致有电影感的电影减少了。”
其次,李捷认为,大制作的电影和工业化的电影是可以把观众拉回电影院的。“虽然有一定的风险,因为大制作、工业化和特效,代表了投入很大。最简单的问题是,观众为什么要在电影院花两个小时,以及来回的交通、餐费等高昂的消费成本来看一部电影?必须有一个无可辩驳的吸引他的东西,那就是在电影院里的体验。此外,跟个体命运、家国情怀、时代的共鸣相关联的电影,而不是一些架空虚构的一些东西,才能够真正吸引观众。”